小茉莉家的書房 blog.boolog.com.tw/stardi


童話故事都是千真萬確的:不是因為它們告訴我們惡龍真的存在,而是因為它們告訴我們,惡龍是可以打敗的。

Fairy tales are more than true; not because they tell us that dragons exist, but because they tell us that dragons can be beaten.

--- G.K. Chesterton, English novelist, 1874 ~ 1936

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

【作家介紹】Sid Fleishman 席德‧弗雷希門

Sid Fleischman 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,他的作品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,不過好幾本他的書都是由Quentin Blake和Peter Sis擔綱插畫的,他在兒童文學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。


在他的作品中,得到1987年Newbery Medal紐伯瑞金牌獎的《The Whipping Boy挨鞭童》算是最常被提起的。《The Whipping Boy》在歷屆的金牌作品中算是比較輕鬆易讀的,這本書在1994年拍成電視影片,獲得美國當年Cable Ace Award有線頻道王牌獎,故事裡的壞心但蠢得可愛的劫匪、輕快的節奏和接二連三的倒楣事,不斷搔到小讀者和小觀眾的笑點,逗得他們興致高昂。

Sid Fleischman出生二次大戰和大蕭條時期,在艱苦的年代中,創作出一個又一個令人笑出眼淚又愛不釋手的歡笑故事。他小學五年級就立志要成為一名魔術師,在父親全然反對下,靠著在圖書館裡找來的魔術書自學,成為小鎮鎮民口中的神奇小子 (也就是他的自傳書名《The Abracadabra Kid》)。

簡短瞭解了作者背景,再來看他的另一本作品《The Mysterious & Company》就更能心領神會了。故事發生在1884年美國人展開西部拓荒的時候,魔術師神奇先生帶著妻子和二女一子Jane、Paul、和Anne (和Fleischman的三個孩子剛好同名),從德州花了半年的時間一邊表演、一邊旅行,橫亙整個美國大陸後,到達聖地牙哥 (作者後來居住的城市) 的精彩旅程。途中魔術師計退馬匪幫、保羅智擒獨行大盜、媽媽奮戰印地安人,節節高潮,引人入勝,加上有趣的魔術表演、溫馨的小鎮人情和莞爾的Abracadabra Day等小插曲。Sid Fleishman 的兒子 Paul Fleishman 後來也成為詩人和作家,在1989年以《Joyful Noise: Poems for Two Voices》得到Newbery Medal紐伯瑞金牌獎,是迄今唯一一對得過紐伯瑞金牌獎的父子檔。這個月 Paul Fleishman 才剛被提名國際安徒生大獎International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。


除了中長篇的小說之外,Sid Fleishman也寫過幾個短篇的tall tale 搞怪故事,出版社後來更以chapter book讀本的方式重新發行,很適合作為繪本過渡到小說的橋樑書,只可惜不再是 Quentin Blake 的插畫了。

連結

沒有留言: